多吃生果多喝水错今日起摄生应作为减法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时间:2020-04-14 20:20:40  阅读:1841+ 作者:养生营养学

原标题:多吃水果多喝水?错!今天起养生应当做减法

“人参杀人无过,大黄救人无功”,说的不仅是一个看中医的患者心态,也反应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心态。人们都喜欢多,不喜欢少,喜欢加,不喜欢减。

看病时大家都喜欢问大夫“我该吃点什么补一补啊?”经过物质贫乏的时代,即使在今天物质丰富的时候,根植于国人内心“害怕挨饿”的基因依然活跃。

餐桌越来越丰富,人越来越胖,身体却越来越差。也许,是时候给你的饮食以及生活小习惯做做减法了。

你该不会是每顿饭都要把自己撑到十分甚至十二分饱呢?《素问·五藏别论》中说:“所谓五藏者,藏精气而不泄也,故满而不能实;六腑者,传化物而不藏,故实而不能满也。”

如果把我们的胃比喻成一个搅拌机,你塞太满,这个搅拌机还能正常运转吗?久而久之,食物滞留胃中,就会引起积食。长期积食,就会导致脾胃虚弱。

脾胃为后天之本,伤了脾胃,其他疾病就会随之而来。特别是对于小孩子,家长都希望孩子多吃,家里老人带孩子的更要注意这样的一个问题,孩子吃不下了就别强喂。

有的家庭养成孩子挑食的习惯,遇到好吃的就吃到特别撑,遇到不好吃的就不吃,这样的生活小习惯导致孩子要么面黄肌瘦,要么小小年纪就肥胖。

其次是办公室一族,所谓动为阳,静为阴。长时间坐着不动,阳气不足,消化食物的能力也会减弱。长时间的脑力工作,身体分配给大脑的气血多,分给脾胃的气血就会减少,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。

我曾经有两三年时间,每天下午胃胀直到晚饭时间,依然吃不下饭。即使能吃,也只能喝点粥,如果吃米饭,胃一晚上都不舒服,基本没有感觉到饿的时候。

后来学会了少吃,以前每顿要吃撑才算,改为每顿不超过八分饱,晚上的胡吃海喝也刻意减少,能在家喝粥的,就尽量不出去撸串。

没想到就改变了这个小小的生活小习惯,我的脾胃竟然慢慢好多了,体重没变,但腰却瘦了一圈。

消化一碗米粥需要花3块钱成本,你得到了5块钱的营养,那么你的身体就赚了2块钱。如果你消化一块肉需要10块钱成本,你得到了7块钱的营养,那么你的身体就亏了3块钱。

并不是你吃什么就能补什么,关键还得看你的脾胃是否能运化吸收,运化吸收了才是你的,否则就是穿肠而过,顺便还给你留点垃圾。

特别对于脾胃本来比较虚弱的人来说,过多的油腻食物让脾胃不堪重负,就会以生病的方式来提醒你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中说:“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。”

脾胃受损:脾的功能是运化水谷,胃的功能是接纳、消化,脾胃互为表里,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送,为气血生化之源、后天之本。

若过食肥甘厚味,食物不能及时消化、运输,脾气不升,胃气不降,浊气不能下行,入里化热,则出现口中异味、胃痛、食欲下降、腹胀腹满、泛酸、牙龈肿痛等一系列病症。

很多人吃过多的肥甘厚味,还会出现失眠,即所谓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。

肝胆受损:肝的功能是疏泄,与胆互为表里;胆贮藏、排泄胆汁,以助消化。如果爱吃肥甘厚味,湿热内生,在肝胆蕴结,肝气不能疏泄,气滞血淤,则出现两肋部疼痛。

如果湿热蕴内,胆汁上溢,会出现口苦;若溢出皮肤,则可出现皮肤眼睛发黄(黄疸);湿热下注,可导致阴部湿疹或睾丸炎症,妇女则会出现白带多、阴部瘙痒等问题。

心和小肠受损:心主神明,开窍于舌,与小肠互为表里。吃过多的辛辣厚味,会导致心火旺盛,出现心中烦热、口舌生疮和严重失眠。心热移到小肠,可使小便发黄,尿道灼痛,甚至出现血尿等症状。

肺和大肠受损:肺主气,司呼吸,与大肠相表里。大肠的功能是排泄糟粕。爱吃肥甘厚味的人,湿热内盛,侵犯到肺,就会出现咳嗽、咳痰、气喘、胸痛等症状。湿热侵袭大肠,则会出现腹痛、里急后重,甚至腹泻、便血等。

肾和膀胱受损:肾主水,与膀胱相表里。膀胱的功能是贮尿、排尿。若饮食不节,湿热蕴结膀胱,热迫尿道,会导致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排尿不畅、血尿等病症。

如果湿热长时间不解除,尿中的杂质会浓缩,形成结石。若湿热波及肾脏,则会出现腰痛等病症。

肥甘厚味既然给我们大家带来这么多危害,那如何做到清淡饮食呢?清淡饮食实际指的是低盐、低脂、低糖、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“五低”饮食。

大家一直认为多吃水果是好习惯,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,我以前也一直这么认为,所以冰箱里总是堆满了水果,还坚持“每天一个苹果,多C多漂亮”。但其实水果大多都偏寒凉,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,更应该少吃甚至不吃水果。

那有人会问:不吃水果,那我的维生素怎么来啊?其实我们的五谷蔬菜里所含的维生素,如果你的脾胃能好好运化它们,已经足够了。

植物是很智慧的,它们最有营养的部分不在果肉,而在种子。吃水果不如吃坚果吧,比如板栗、榛子、核桃、杏仁、松子等。

吃水果还有一个误区,喜欢买进口水果、高档(贵)水果、反季节水果。其实水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并不一定昂贵的水果营养就更丰富,或者这个营养更丰富的水果,也并不一定对你的健康更有利。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进口水果和反季节水果也许会人为地造成“水土不服”。《阴符经》里有句话叫“食其时,百骸理”,可谓饮食的六字真言啊。吃当地产的水果、吃该季节的时令水果、适量吃水果才是吃水果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“多喝水”似乎一直都是个包治百病的药。感冒了多喝水,痛经多喝水,皮肤干多喝水,口腔溃疡多喝水……但其实喝下去的水,并不能直接变成你身体所需要的水分。

水跟食物一样,也是需要通过肠胃的消化吸收才能为身体所用。特别是对于体内本来就有湿的人,更是要少喝水。每天八杯水的理论,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。

那么体内的湿是从哪里来的呢?怎么清楚自己体内是否有湿呢?

一是内部原因。比如吃了太多油腻食物没有消化,产生的“垃圾”就是湿。或者本身脾胃虚弱,消化能力不好,吃一点就腻住了,也会形成湿。

二是外部原因。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,比如长期在潮湿的环境里工作或生活。如果你经常感觉身体发沉发重,精神萎靡不振,大便黏马桶,裙边舌,舌质偏胖,舌苔白厚,那么很可能你身体里的湿“超标”了。

这时候你就需要少喝水了。不要担心身体缺水,我们的身体需要水的时候,自然会向你发出“渴”的信号,如果不感觉渴,就可以不喝水。

以前我也是坚定的“多喝水”的信徒,但每天下午都会感觉到胃里似胀非胀、似饿非饿,一揉肚子全是咕噜咕噜的水声。后来我坚持“不渴不喝水”的原则,这样的一种情况就好多啦!

其实少喝茶跟少喝水的道理是一样的,但因为茶比水有更多的偏性,所以脾胃不好的人更要谨慎选择。比如脾胃虚寒的人就不适合喝绿茶,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喝一点发酵茶,比如普洱(熟普)、乌龙茶或红茶。

古人更讲究“品茶”。妙玉说:“一杯为品,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便是驴饮了。”物无美恶,过则为灾,人参吃多了也是有害的,所以“喝茶”也不宜过量。

羡慕别人的好身材,也去健身房折腾到满身大汗?也许你的这种锻炼方式正在危害你的健康。那么锻炼必须要格外注意什么呢?

首先,如果你素体虚弱,那么就不适合高强度的运动量。高强度的运动只会消耗你更多的元气,而你的身体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你的消耗,健康当然就无法保障了。素体虚弱的人,建议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瑜伽、站桩、太极等内修方式。

其次,锻炼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顺应四时而动,春夏可以适当多运动,秋冬就需要减少运动。每一天的时间也跟四季一样,白天多运动,黄昏以后阳气需要收藏就要减少运动了。所以说晚上十点以后还在大汗淋漓跑步的人,那是在慢性自杀呢!

责任编辑:

今日排行